機車推薦評價懶人包

MT Helmets、mt安全帽台北、MT Helmets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在ptt社群跟網路上大家這樣說

MT Helmets在[部品] MT Helmet REVENGE 安全帽開箱- 看板biker

作者[部品] MT Helmet REVENGE 安全帽開箱
標題tudaer (桂圓爸爸)
時間2018-04-29 03:24:11 UTC




[警語:文章很長,還偷渡一堆碎念]



Manufacturas Tomás S.A.(MT) 安全帽,想說這版上還沒有相關發表文章,那就來貢獻
一下吧!

http://mthelmets.com/


==================================== MT 簡介====================================


MT 是一間於 1968 年成立的西班牙公司,今年剛好是公司成立的 50 週年,所以更新了
一系列的產品線,包含幾款玻璃纖維與碳纖帽,還有新彩繪款

順應近期的 MotoGP 賽事,這間帽廠也有贊助等級 250.cc 級距的 Moto 3,隊伍為
RBA BOE SKULL RIDER (車種是 KTM RC250R M37)

http://mthelmets.com/equipo/

另外還有PreMoto3, SSP 300cc, 600cc 和 SST 1000cc 與一堆小賽事

但最好玩的是這個...

Hawkers Rider Cup 選手之一:
https://www.facebook.com/AlbertoFerrandez54

連這種小孩都不放過QQ(羨慕)
(其實看到德國木工工具都會出幼兒用工具和相關書籍,在西班牙騎個車好像也沒什麼,
臺灣...別想了)


===================================市場簡介===================================


這間安全帽廠商主要市場是在歐洲地區,亞洲則有以東南亞為主的市場,行銷部分主要是
靠 SPARTAN PRO GEAR

https://www.spartanprogear.com/

但如果想要找最新款,目前看到在英國或是東歐國家的購物網站比較多,SPARTAN PRO
GEAR 還都停留在比較舊一點的款式

MT 在美洲市場亦有販售,但 http://www.mthelmetsusa.com/ 這網頁非官網且為假冒的
網站,切勿參考與購買,MT 官方有對此特別聲明,詳情可見官網公告

可惜的是這間安全帽廠在臺灣似乎只有一間通路,超級原價的 Webike 有看到,畢竟國產
SOL, THH, M2R, ZEUS 等大廠環伺,往高檔的有來自日本的 OGK KABUTO, SHOEI 和
ARAI,更別提歐美帽 AGV, LAZER, NEXX, NOLAN, SCHBERTH, SHARK, SUOMY...等,各家
爭鳴,且價位從入門到進階市場都有,除非有特色或有選手引起潮流,不然大概沒有廠家
會引進


====================================功課時間===================================


挑選帽子首要考慮預算,當初詢問的就是預算 6000 內(結果底下推文都是推捏空刀5 和
Z7 或 X14,被看得起很好QQ) ,往上的買不起,往下的好像沒甚麼特色而且都沒有配
PINLOCK 的鏡片,有點難以下手,焦慮的捏捏看,看著 Z-7、X-14和空刀 5 和 SHARK
SKWAL 2,雖然捏了就能有包覆性更好且內襯更舒服的日本帽或歐洲帽,但是真的就是捏
不下去

先前詢問要找全罩的規格與功能,想要有 GP5 722 的大致上的通風性和 ZS-811 的做工
或包覆性,以上一頂對 ZS-811 的感覺,原優先考慮 ZEUS,但去了店裡試過和看網路上
一些近年開箱和抱怨,ZEUS 價位與規格很好且一定符合預算,只是對於品管好像不是那
麼明確...例如帽體組裝品質抱怨文、帽袋給代工品牌 TDR 的...),另外,試戴過
SHARK 後,那內襯包覆感與質感...真的好想捏上去...

還有自己在做功課時發現 ZEUS 給 NEXO 的代工帽 ZS-1800A,透過德文或英文都找不到
在歐洲販售的資料,但 ZEUS 的官方 FB 和貌似葉小姐的(?) 寫是從歐洲拉回來販售的(
甚麼原裝進口、德國品牌、限量代理...),但是卻找不到,或許是提早下架或甚麼原因,
但就是不太能接受(然後還沒有附贈 PINLOCK )
(假設還是被國外退貨所以號稱拉回來賣,那心情一定更糟)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65&t=5415117

https://www.ptt.cc/bbs/biker/M.1521877087.A.09B.html

雖然華X和隔壁版對 ZS-1X00 系列 和 M2R 的 XR-5 等報價都是超級佛心(請自行訪價和
站內信詢問隔壁板大哥),但國產帽 6000 內就是沒有片 PINLOCK...也沒有附其他的防霧
片,然後看到 XR-5 那帽底膠條的接縫...(咳咳) 不小心就找到了這間 MT 安全帽

這次購買的是 MT 的 Revenge,是屬於先前的中階款(2016發表),國外介紹這頂都是以有
限預算買到較高規帽來介紹,標配已有 PINLOCK 扣的鏡片(PINLOCK 片可另外購買喜歡的
顏色),不具內墨鏡(習慣戴偏光墨鏡片也不會需要這個),重量為 1450 g (含鏡片),通
過的安規與測驗包含:

歐盟 ECE 22/05 P
英國 SHARP 5 顆星
美國 DOT FMVSS218
巴西 NBR 7471
哥倫比亞 NTC 4533

比較有趣的是,REVENGE 主打內襯為多層密度結構,並且防燃,防燃比較沒有在其它家上
看過,有的話還請提醒,另外,頤帶使用為抗過敏材質,其它則是內藏式鏡片快拆系統、
抗刮PC鏡片、空氣力學帽體、衝擊吸收防護(標準ECE概念)和內襯可水洗,這些大家都大
同小異

在相似這條件下考慮過了 ZS-813 ,官網稱有 ECE 22/05 認證(但帽子上永遠都看不到這
標籤...) 甚至還有內墨片(雖然不太愛用),但據說非常通風且 2000 內有找,但也因為
太通風而有風切聲(這頂有過風洞機測試嗎哈哈哈) 前述有提到幾篇文章後對 ZEUS 的感
覺,反正預算內能嘗試不同的品牌,那就不用再考慮了

國外使用者對 MT REVENGE 在高速公路(羨慕)上的使用經驗表示:雖然是 1.5 kg 重,但
配重和空氣力學設計良好,即便是長時間騎乘都不會感到頸部痠痛或不適,但是
PINLOCK 扣和前方通風處會產生一點風切聲,但大致上都不影響,且無論是高速公路還
是一般道路騎乘上帽體都是相當通風的

恩,那就下單試試看了


打折的出清價且含國際運費,共 39XX 臺幣,價格這麼高的原因是因為剛好喜歡的彩繪樣
式偏偏比較貴,其它同款不同彩繪樣式的含運只要 3300 左右...另外還加上購買的
PINLOCK 片 450 元一片,總計約 4450

雖然 4000 左右的級距也可買到國產碳纖帽了,但後來想說,嘗試看看歐洲帽體吧而且台
灣還沒引進,這樣就更不會撞帽了呢 (上次一個街口遇到三頂同樣式的 ZS-811 AL5 珍珠
黑,有點...換帽有藉口了),而且可以輕鬆購買 PINLOCK 片加上 ,不用再像難民一樣等
廠商看哪時候要給或是還要詢問還有沒有賣...

======================================開箱======================================


踢到箱子(被巴)
https://imgur.com/cjcoj50

箱子正面
https://imgur.com/5jG2Y4h

本次購買型號:MT Helmets Revenge
https://imgur.com/rKDgHUY

中國製不意外
https://imgur.com/8s2ddvD

帽袋
https://imgur.com/AHv04r2

附件(說明書、鏡片系統螺絲)
https://imgur.com/Qwf3AEy

帽體正面與鏡片上的膠膜(右邊被我撕起來過了,很多氣泡...)
https://imgur.com/zBKC8I0

鏡片快拆、2.2mm厚的鏡片、PINLOCK MaxVision 和 Applus IDIADA 實驗室測試
https://imgur.com/iKN1i5Y

SHARP 5 星、抗刮 PC 鏡片
https://imgur.com/6IStMGY

鏡片快拆系統(快拆鈕為紅色的,做在內部而非外側) 與 PINLOCK
https://imgur.com/CndXvU1

前方進氣口
https://imgur.com/21luvxQ

頭頂進氣口
https://imgur.com/J6WZSzI

小鴨尾
https://imgur.com/cEV164c

鴨尾排氣孔
https://imgur.com/MIaJH9o

後方下端排氣孔
https://imgur.com/v27Blhw

帽體背面安規標誌
https://imgur.com/r6EXidj

快拆扣環
https://imgur.com/PS6Et4I

標籤(E9: Spain)
https://imgur.com/dwzicjL

內襯拔掉後的 EPS 包覆與內襯鎖扣裝置(總算不是用超難定位的魔鬼氈了QQ)
https://imgur.com/ZQeyEp5

側面的 EPS
https://imgur.com/JcKPVZk

相較於 ZEUS ZS-811 拆開內襯的側邊圖...根本沒有 EPS...
https://imgur.com/3dPxWtl

雖然沒正式的眼鏡溝,但是上端內襯邊緣是較薄的,戴上眼鏡也不會有阻力或困擾
https://imgur.com/ptZVuj6

兩頂放在一起比較,Revenge 看起來稍微長了些也比較流線型一些
https://imgur.com/aUt5Rgb


===================================短期心得===================================

包覆感:
戴上的舒適度來說,相較於 811 和 GP5 722 ,內襯真的是相對包覆很緊,沒有到不舒服
的狀況,是能清楚感受到頭部所有方位都被包住,且壓力感相同,真的是滿滿的大包覆

內襯質感跟 SHARK SKWAL 2 滿像的,屬於有彈性的類型,在這價位覺得非常可以

通風感:
以通風性來說,騎乘的時候比 811 好太多,能清楚感受到頭頂風通過算涼快,嘴巴前方
的進氣也不會像 722 直接往嘴巴打,在停下來時不會覺得太悶,當然也無法跟 722 停下
來時的通風感比

因為還未裝上 PINLOCK 片,鏡片上會有非常非常非常薄(幾乎可無視)的小範圍霧,
呼吸慢很快就會散掉,雖然不太影響視線,但加上 PINLOCK 片應該會更完美

靜謐性:
實在比 811 和 722 好上不少...722 可以直接排除比較,過度通風...
跟 ZS-811比時,811 已經是安靜的帽子了,但是 REVENGE 又更安靜了些,但也不至於聽
不到外界聲音...就像是用手摀住耳朵,都聽得到外界聲響但會少上不少分貝,覺得很能
接受

外觀:
至於帽體塗裝與質感方面,國外本來就把這頂視為平價高規格帽,所以對於做工和塗裝就
別太期待了
雖然沒有到慘,但的確小細節處理上沒像高檔安全帽那麼漂亮,一分錢一分貨了


==========================購買時找到的標準們比較心得===========================

EP 1.
國外對於非流行商品的價格都會降很多,如果有去過外國 Outlet 的就知道,5 折到 2
折都是正常,像是 AGV K3 SV Mizar 帶 PINLOCK 的 5000 台票不到(不含運),久一點的
產品線基本上價格都很實惠...只要剛好有符合的尺寸就賺到了

EP 2.
SHARP "測試"級數和 ECE 22/05 標準不同,ECE 22/05 是以歐洲地區的摩托車事故為標
準參考,所以 ECE 主張的是衝擊的吸收能力,而非如 JIS, DOT 與 CNS 為穿刺試驗

ECE 進行在熱與冷的衝擊下吸收能力,避免腦部受內傷,另外還有頤帶的強度和耐用度,
以及鏡片的視野與清晰度等;被有些人不恥的 SHARP ,則是建立在 ECE 上,並使用
COST 327 技術報告的結論與建議作為測試方法的概想,而 COST 327 這報告是由歐洲多
所大學、醫院、瑞士聯邦材料實驗室和英國 TRL 等多個機構所執行與撰寫,執行期間為
1995-1999,前兩年都在蒐集詳細的資料,並作後續分析

SHARP 的測試就是基於 COST 327 的報告建議,將原本 ECE 的撞擊測試強度提高並視情
況調整撞擊部位,為何會對不同部位做試驗,因為有些廠商會在 ECE 22/05 固定試驗部
位進行強化, SHARP 則會對鄰近部位進行測試,其它更多詳細資料可參考 SHARP 官網

https://sharp.dft.gov.uk/sharp-testing/

EP 3.
在臺灣,雖然知道 CNS 有些標準審查是將 JIS 或其他國家相關標準翻譯抄過來再送各單
位與委員審查 (可能是國外交流或貿易協會等,相關的主要單位都會有),得到意見後再
行修改送回審查,改好討論過後就可以發布,尤其是需要做新標準規範時尤其如此,都是
以各國既有規範作借鏡...這時候就會有神奇的一些標準被拼湊起來了,之後才依據民情
等做細部修改

我比較好奇的是各單位回覆 CNS 委員的意見,委員進行相關細目修改,這部分到底有多
少科學背景在裡面,畢竟沒看過臺灣車禍報告詳細資料統整(有這東西嗎?),還是就以意
見為主進行修改,但這些都不會是我們可得知的,相關委員也不可能出來說明...

歐洲就是以機車與汽車碰撞的類型分類,再去細分不同撞擊下安全帽各部位的碰撞機率,
現在的 Helmet diagram 都是 Dr. Otte 2008 的報告吧...但人家資料分析來源也是歐洲
地區啊...結果亞洲這邊也都在用...

EP4.
但這邊也要幫 CNS 進行平反,像前陣子發生的鏡片遭受不明冷凍(?)穿刺不通過,一堆人
X說台灣哪來的 -20 度 C 啊 CNS 標新立異 台灣安全帽規範獨步全球...等等等

但是請看美國消防協會(NFPA)和 ASTM 對"消防帽"的試驗,得通過在 -35 度 C 下 4 小
時後進行穿刺試驗

咦等等 火場會有這種溫度嗎? 美國標新立異獨步全球?

冷衝擊 (Cold impact) 只是讓材料在極低溫度下變成硬脆,再進行衝擊,其實只是將低
溫拉到極致看材料是否在低溫下能通過標準而已(目視無穿透或是裂痕或是...等),畢竟
每批安全帽製作成分上可能都有些許差異或是生產批次不同而有所差異,那把材料拉到極
端情形進行試驗,只要通過這極端環境,就能確保正常情形下的使用無虞,這只是舉例,
進行極端環境試驗的主旨並非全然如此,有時可能是類似加速劣化試驗的概念等,例如我
想要知道某物在經過了幾年後的機械強度或某性質是多少,但不可能把商品放幾年後才給
通過與否,所以會用一些看似非實際情形的試驗來測試

另外再舉一例:
美國 Snell 協會,對於單車安全帽的試驗裡面則是要將單車安全帽變成 -18 ~ -22 度
C 下進行試驗,那種溫度有誰會騎車的? (快舉手讓大家看看) 但是同樣進行單車安全
帽的冷衝擊測試,日本則是在 -8 ~ -12 (日本有些地方不只這樣冷吧)而澳洲則是設定在
-3 到 -7 (但澳洲有到 -13 度更冷的地方啊)

其實只是各國對於帽體進行冷衝擊的規範與試驗設計抓的範圍與時間不同,完全不代表這
就是安全帽在該國的實際使用環境,所以私心不認為 CNS 是所謂標新立異,雖然不知道
立法緣由與標準如何定下的,但立意都是好的...之後會不會被檢討更改就又是另一回事
了,就看開會時的討論了

倒是覺得政府應該砸錢請多所學校和研究單位聯合進行研究,像是歐盟的 COST 327,對
於車禍事故進行更多分析與數據建立,我相信臺灣的資料庫應該很大(嘆氣),這樣才能讓
CNS 更加完善且更符合民情

不過突然想到,二輪好像都要被滅了,好像沒甚麼需要...

對 CNS 測試有興趣的可以看友站這篇:
http://forum.jorsindo.com/thread-2497477-1-1.html

EP5.
各標準中,對於安全帽的安全性與防護性認知有些許不同,大家都知道的 Snell 有包含
穿刺(Panetration),但其實所謂的穿刺是使用 60 度 3kg 的金屬角錐在 3m 高度落下進
行試驗,並非有些人想像拿鋼筋或是扁鑽... ECE 22/05 則以吸收與抗衝擊為主要目的,
例如在測試安全帽落下衝擊平台後所吸受的能量(簡單來說越低越好),ECE 就以不能超過
275 g 的尖峰加速度 (g 是加速度,非重量單位) 作為標準, Snell 也是選訂 275 g (
大帽體得低於 243 g),然後 DOT 只需要到 400 g,而 SHARP 就是增加試驗強度,然後
在SHARP 試驗中,SHOEI 和 ARAI 的帽體對於側邊結果好像都不太好...反正也沒最新款
式能參考就是了(咳咳)

https://www.smf.org/M2010/morePeakAcceleration.html
(Snell 對於 ECE 和 DOT 的比較,這時候 SNELL 又說大家都差不多啦)

(洗腦:SHARP 爛標準啦 不重要 英國研究)
↑要是我是進口日本帽體的廠商,或是日本帽體的超級粉絲,那我一定要罵死這標準,因
為通過 JIS 標準的帽體,在以往進行 SHARP 的試驗結果明顯對日本帽體不友善
但是 SHARP 的測試標準是基於歐盟的 COST 327 研究報告建議,把 ECE 標準推到更嚴格
而已,這份報告就是德國、芬蘭等國家的研究單位與機構合作的,並非英國單一研究...

其實更大的問題在於... ECE 22/05 還包含頭部傷害指數(Head Injury Criteria,
HIC<36>) 指標(有看汽車相關試驗報告的一定知道),簡單來說就是當遇到衝擊時,腦袋
和頸椎等會不會因為瞬間甩動或撞擊變成豆腐腦或頸椎受傷
(詳情請參考 Hutchinson et. al., 1998)

結果歐盟給的 4 年計畫,比較 ECE 與 SNELL M2005 (2010報告),卻指出依據電腦模型
顯示 M2005 對於吸收衝擊的 HIC 不太行尤其是側面...嗯...但是 Snell 又說自己的測
試是區域性(挑測),所以不像 ECE 是針對 5 個點進行試驗可以讓廠商作弊

https://www.smf.org/M2010/moreImpactAreaCoverage.html
(內文可看出 Snell 對於 ECE 多麼不屑...)

或許,要思考一件事情,對於 ECE 標準設計的廠商確可以針對那 5 點進行強化沒錯,但
是,身為帽體廠商,你很難去做一頂只有那 5 點很強但是周邊都雞蛋殼的帽子,周邊不
太可能過度脆弱啊...不然那5點砸到後,旁邊卻碎裂,這照樣不過的...但如果有相關偷
工減料報告或內情,也請大大們提供,Snell 挑這件事情打實在有趣
就是個私人協會要賣自己規格的態度...有點不喜歡但人家就是做大而且做好了,有點類
似英國 ACU 小金標這味道,只是 ACU 到現在都沒被列在 MotoGP 的安全規範內...因為
人家在玩自己的,但這樣就不夠安全嗎? 也不會吧? 然後 ACU 金標好好看...(CNS是否
該改標一下QQ)

還有一個 ECE 22/05 標準裡比較特別的測驗,是有帽體的剛性試驗 (Shell rigidity),
規定安全帽的耐壓程度自 30 N 起到最大 630 N,最多只能有 40 mm 的變形,去掉載重
後試驗的永久變形必須低於 15 mm,但是 Snell 或 DOT 對此沒有規範(Snell 有拿BB槍
射鏡片的穿刺試驗與拿噴槍燒安全帽的試驗就是)

剛性試驗測試方法可參考這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85qOyFEjcA

另一篇更早的報告,實際試驗顯示拿 SNELL M2000 標準的帽體去進行 ECE 22/05 的
衝擊測試, SNELL 的 HIC 死得一蹋糊塗;但是,拿 ECE 的帽體去 SNELL 的衝擊測試,
ECE 也是慘不忍睹

就是個 Snell 在官網上笑 ECE 說沒有很嚴格,我們比較嚴格很棒,而且 ECE 還有無稽
之談的表面摩擦度標準 (Surface friction) 很好笑;然後 ECE 相關報告說 Snell 幹嘛
同一個地方撞兩次,這種極度不可能發生的事情這樣測是要幹嘛,而且 Snell 的受到撞
擊大概會變豆腐腦吧(這不是翻譯XD)

反正,有 ECE 22/05 或 SNELL M2010, M2015 又或是 JIS T 8133:2007, 2015 的全罩安
全帽,都能參加 MotoGP 賽事 (FIM, 2018),所以沒有什麼更嚴苛還是更怎樣,是都不一
樣,覺得不太需要去執著...

EP6.
在查安全帽資訊與相關標準時,剛好看到今年度的資訊,百年品牌 Lazer (這在機車屆也
很有名吧) 出的腳踏車安全帽-Lazer Blade 在德國無法通過該國標準,因為那簡簡單單
的襯帶在防脫落試驗(roll-off test)時脫落了...而原廠到目前沒有回應;另外,腳踏車
屆中的 LG (Louis Garneau) 也因為請代工大廠代工的安全帽 Course (生產於
2015.09~2016.09),無法通過美國消費者安全保護協會 (CPSC) 而招回在北美地區的帽子

所以真的哪國產品到另一國沒通過標準,即便是號稱百年品牌或是不同批次的也會有這情
形,真的沒通過沒必要去噓 CNS 或是反對,反而該思考的應該是國家檢驗標準到底該怎
麼訂,訂立的依據為何,設定試驗的目的為何,這些緣由與目的建立在那些報告和數據上
,我覺得才比較重要

但這些都是錢和人力,還有時間,而且又只是基礎研究,在臺灣就不要想太多了XD 就參
考嚴格的 JIS 規範和確實執行或許比較有效率些...



============================騙完 P 幣後的心得與碎念============================

其實各標準的建立都有其研究報告和測試目的,這些都是根據那些不起眼的紀錄與基礎科
學和實驗所劃定,各國都有各自的理論與研究報告,而且各國和廠商也的確會以這些標準
作為壁壘或是視為攻擊目標(罵那些標準沒用啊 說那些標準不好啊...話鋒一轉就說自己
比較棒諸如此類)

看完後反而覺得...身為消費者只要買到真品和符合各國法規的帽子就好,當有足夠的預
算一定是找能符合更嚴苛的規範和更舒服為主,如果沒有,或許找符合越多標準的越安全
越好(符合不同試驗的異質性)

剩下的生命就交給佛系交通德政了(新北LED彈珠檯待撞區、亂七八糟外側車道區、追撞機
慢車道、窒息隧道...etc),還有快速車道才有死角的貨車們了

結果發現這些都不是靠安全帽就能存活的(眼神死)

還有...日本就一定不會出事嗎? 一堆鋼鐵廠造假數據怎來的? 東西都"已經"用在新幹
線和飛機上了...這些都是載運至少 10 個人以上的交通工具...

jorsindo 友站上隨便搜尋安全帽 不合格 不安全 標準檢驗...一路上多少資料都是知名
進口安全帽不合格的新聞,倒是覺得標檢局應該要鼓起勇氣把國內還在生產的瓜皮帽在機
車安全帽使用方面全面汰除,最低限度應該只留 3/4 ,並將 CNS 標章在單車與機車等上
做標誌樣式區別...不然無良廠商到處有,沒人買安全帽會去記住 CNS 對機車和腳踏車的
檢驗號碼為何...啊不過上面有個經濟部就別想太多了...人家部長是官派的...

總而言之,挑哪個國家的安全帽標準其實不太重要,真的別想太多,小心騎車比較重要


p.s.1 選一篇安全帽也讓我看完了各標準的鬥爭,心得太多,標準比較和碎念的一小部分
紀錄就順手打上,有不足或是錯誤的部分歡迎糾正和檢討,互相讓這些資訊能更齊全和正
確,對大家都好,不用盲目於追求特定標準

p.s.2 安全帽不用問我在那裡買的,語言方便的隨便打個 international shipping 或是
worldwide shipping 就會有一堆資訊,其它資訊就恕不提供,畢竟之前發生了登山背包
事件,代理商還是有辦法跟總公司要求不讓地區經銷商進行國際運送,但沒辦法...各家
網站也有販售臺灣有的款式或是因為剛好有大出清而很便宜,而且還便宜很多...但是去
歐美網站就不用思考買日系品牌了,日系的還是上日亞或是等廉價航空超級便宜特惠自己
殺去買一頂順便出國逛街都比較划算

p.s.3 在購買時記得思考一下”如果”被抽到關稅會不會反而在臺灣買比較划算的問題,
安全帽的關稅總則是 65061090 依照第一欄是 7.5% (看從哪裡寄送購買的),以一頂
3300 含運 共 4000 的安全帽為例計算:

完稅價格 = 4000 (如果有購買運費險也要包含喔)
進口稅 = 4000 * 0.075
營業稅 = (完稅價格 + 進口稅)*0.05
可能被抽查到的應繳關稅 = 515

沒被抽到當然也就少這筆了,這部分記得要計算一下

p.s.4 開箱文前段貼照片和心得都是戴著這頂安全帽並關起鏡片,在沒吹冷氣下完成,我
覺得能在夏天(2018/04/28)這樣打完前面那段,這舒適性是 ok 的

================================================================================

以上,祝大家行車平安

--
我也覺得奇怪...不過反正幾萬P幣都送人了...已經不太在意了Orz

以前配眼鏡時會戴到歐洲框,較窄,但是不會戴不上去,就知道戴歐規帽是差不多的

前陣子有去試過 SHARK 的帽子,也很確定行得通

最後一個退路是,反正這頂的內襯從國外買回來整套只要 600 多台幣

L 和 XL是通用的帽體,就更不怕了

這邊補個 ECE 吸收撞擊的精神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time_continue=80&v=8p1ZJ_WBRkU
是的,不要想在大街上車流多的時候 GP 魂附身抓交替

看看安全帽的 EPS 包覆數量,基本上都是OK的

推 jamesinhw: 感謝分享,心動了qq 04/29 03:35
推 bony850910: 超詳細的!推 04/29 03:47
推 ttjerry0204: 覺得厲害 04/29 04:10
推 hankower: 怎麼只105p幣 04/29 07:24
推 ac01801640: 厲害。但如何能知會不會夾頭,比較是歐規 04/29 09:19
推 aaronchuu: 推,好厲害,話說是怎麼確認size的啊...... 04/29 10:22
推 Sheng0913: 推用心 04/29 12:01
推 appleonatree: 樓下:不管啦CNS就是爛 台灣獨步全球 04/29 12:18
推 Ankh: 對一般通勤而言只要確實通過一種標準就是可靠的帽 04/29 13:22
推 left0110: 最近也在看mt蛇紋碳纖維,請問你是透過什麼管道買的呀? 07/15 18:18

MT Helmets關鍵字相關的推薦文章

MT Helmets在MT Helmets的討論與評價

沒有這個頁面的資訊。

MT Helmets在MT HELMETS 安全帽 - 安信騎士裝備館的討論與評價

西班牙品牌MTHELMETS MT安全帽於1968年於西班牙成立,參與各種大小賽事。

MT Helmets在MT Helmets Taiwan | Taoyüan - Facebook的討論與評價

MT Helmets Taiwan, Taoyuan District, Taoyuan. 1499 likes · 2 talking about this. MT安全帽的初始在1968年於西班牙成立, 摩斯達有限公司在2018年正式導入引.

MT Helmets在ptt上的文章推薦目錄

    MT Helmets在MT HELMETS - 速度概念有限公司的討論與評價

    MT HELMETS · 線上購物 · 西班牙MT KRE SV INTREPID B2 · 西班牙MT KRE SV INTREPID C1 · 西班牙MT THUNDER 3 SV BOARD AO · 西班牙MT TARGO ENJOY白紅 · 西班牙MT TARGO ENJOY白 ...

    MT Helmets在MT HELMETS 西班牙TARGO 全罩式安全帽ENJOY的討論與評價

    MT HELMETS 西班牙TARGO 全罩式安全帽ENJOY # D7 亮藍. TWD$4,500-TWD$4,000-. SIZE-INTL.

    MT Helmets在The MT Helmets online store on Motardinn - Tradeinn的討論與評價

    MT Helmets | Discover our catalog with news and discounts of up to 60% in motorcycle | Fast shipping at Motardinn.

    MT Helmets在Buy MT Helmets Online - PowerSports International的討論與評價

    MT Helmets with over 50 years of experience is one of the largest manufacturers of motorcycle helmets in the world and Powersports is the sole distributor ...

    MT Helmets在MT Helmets (@mthelmets) • Instagram photos and videos的討論與評價

    The MT KRE+ is a helmet designed to meet the demanding requirements of racing, and · @syarifuddinazman 2023 MT KRE+ The carbon shield is meticulously ...

    MT Helmets的PTT 評價、討論一次看



    更多推薦結果